法治护航发展 阳光守护平安——温州绘就法治公安建设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8-06 11:47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公安局 字号:[ ]

近年来,温州公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锚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大力开展“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从执法规范化、服务精准化、宣传创新化多维度发力,构建具有温州特色的法治公安建设体系。温州市公安局获评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蝉联法治温州建设优秀单位,8个县(市、区)局获评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单位,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

执法规范化

筑牢公平正义根基

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起案件的规范办理中。永嘉县公安局启用“云巡查”系统,取代传统人力监管,实现对全局办案区的实时智能预警,执法违规操作率下降87%。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取证中心,整合民警、检察官、医生及心理咨询师资源,推行“一站式”闭环处置机制,一小时内高效完成医学检查、证据固定等关键程序,最大限度减少受害人二次伤害。

温州全市建成14个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人、案、物”集约化、标准化管理。温州市公安局出台《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执法质效若干意见》及配套细则,为执法提供清晰统一的权威指引。

各地警种协同发力,创新实践不断涌现:经侦部门建立全要素管理体系,县区全覆盖建成经侦案管室;鹿城区研发“执法履职”平台,动态监督全流程执法,推动违规率下降87%;乐清打造“法治助企服务中心”,融合政务、警务、法务,提供“保姆式服务”。

此外,温州公安开展“执法为民、护航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执法顽疾排查清理案件6万余起,以铁腕整治维护法律权威。温州公安始终将执法规范化视为生命线,全力扎紧“制度笼子”,让公平正义成为执法办案最鲜明的底色。

服务精准化

传递法治为民温度

“在温州,办事不求人,服务有温度。”这不仅是市民的赞誉,更是温州公安将法治理念融入服务细节的生动实践。

行政审批服务实现智能化升级。市民杨先生周日晚上通过“浙里办”平台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几分钟即获得电子证明。这得益于温州公安引入AI“政务办事智能体”和智能审批机器人,实现高频民生业务“不打烊”快办。持续迭代的“温警在线”平台,181项业务全流程网办,设立261个“通办”窗口,2024年高效办理业务308.7万件,群众好评率99.87%。无犯罪证明办理时间从4.75小时压缩至30分钟。

法治的温度蕴含于守护民生的刚性力量。环食药侦部门以“守护民生三餐四季”为己任,运用“源e检”快检体系,侦破非法制售假冒品牌奶粉、“特供”假酒、伪劣牛羊肉等大要案件。推进实施“多彩共美”生态警务建设,迭代升级知识产权刑事一体化保护模式,2024年破获“食药环资知产”民生案件5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95名。

精准服务延伸至优化营商环境前沿。温州市公安局联合出入境边检部门发布系列举措,为温企“走出去”筑牢“安全网”、畅通“便捷路”,为国际人才“留下来”敞开“方便门”。发放首批外籍毕业生“创业签证”,打造“商务专窗”“华侨服务绿色通道”,创新提供外籍高层次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联办服务,助推建设“国际化人才集聚高地”,获得企业高度认可。

从智能便民到安全守护,再到开放助力,温州公安以全方位的服务精准化,持续传递法治的温暖与力量。

宣传创新化

深植法治理念种子

温州公安以创新为引擎,让法治知识“活起来”,普法声音“传出去”,法治理念“扎下根”。

7月2日,全市公安机关“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启动,联合主流媒体,通过报道、选树、采风、创作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温州法治公安建设的实践成果。

温州公安拥抱新技术,推出“智·警官”系列,运用AI打造“方言反诈谐音梗”“啵啵猫防溺水”等创意宣传作品91个,传播量突破2000万次。同时,树立品牌思维,培育“龙湾娜警官”“欧阳超咆哮”等人物IP。民警欧阳超全国首创的全英文脱口秀普法短视频点击量超千万次,成为全国移民管理系统点击量最高的普法作品。

温州市公安局联合温州新闻传媒中心打造《爷爷奶奶不上当》公益节目,以情景演绎、套路解析、反诈顺口溜等通俗形式,筑牢老年人的反诈防线。创新构建“共防365”宣防体系:组建反诈志愿者队、预警劝阻队、资金拦截队3支队伍,覆盖社区、学校等6大场景,精准聚焦财会人员、老年人等5类易受骗人群,推动反诈从“单向输出”向“全民共治”转型。

各地公安也积极实践。乐清开设警营市集,民警辅警化身摊主普法;永嘉开展反诈直播等常态化宣传;鹿城区发挥“警言稚语”品牌优势,采用“小手拉大手”形式,让中小学生化身“小萌警”参与法治宣传,营造平安共建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