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性案件连续三年大幅下降!温州晒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成绩单
发布日期:2022-12-15 09:20 浏览次数: 来源:市公安局 字号:[ ]

“万一发现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可以一键上报了!而且不到半天,相关部门和护学力量就会及时整改处置。”温州龙湾中学的学生家长表示,自从“智慧护学岗”平台上线以来,学生们的安全更有保障,家长也更放心了。

“智慧护学岗”平台是温州市公安局为进一步强化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工作,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发推出的智慧应用。据介绍,“智慧护学岗”平台可让教育、公安部门以及学校实时掌握护学力量的到岗情况和分布位置,一旦遇到突发性警情,可一键联动、一键报警,公安机关收到警报后快速响应,迅速到岗。目前,已实现全市2838家校园“智慧护学岗”全覆盖,护学力量超19万人,日打卡超2万人。

“智慧护学岗”是温州公安打造立体化、智能化防控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温州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厅工作部署,以“源融亲”三型警务为导向,着力打造了以“四维”防控为核心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走出了符合“最严社会治安管理区域”、具有温州特色的治安防控新路子。近年来,温州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全市刑事立案数以及“两抢”、盗窃发案、电诈发案数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22年刑事立案数同比2019年下降16.62%。

坚持闭环管控

织密圈层新防线

不久前,泰顺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向彭月省际卡点下达指令,要求协查一起入室盗窃警情并要求立即开展设卡拦截。接到指令后,值班民警温州公安智慧检查站查控系统开展相关研判,同时启动电子侦查预警系统与车辆拦截封控系统,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了两套拦截方案。仅在一小内成功拦截强行冲卡的嫌疑车辆,并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控制。

圈层防控是有效过滤风险的重要手段,温州公安在全市入温通道部署公安检查站、电子卡口,实现查控围闭度达100%。以“信息化、智能化、实战化”为导向,升级改造全市公安检查站硬件设施,配齐配强多维无感采集、核验设施,从而实现以电子侦查代替人工判断、电子引导代替人工指挥、电子核查代替人工核录,打造温州“智慧化公安检查站”。建立视频巡逻机制、在逃人员预警处置机制、战时卡点武装警戒用兵机制等配套机制,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开展高空巡逻,成立全省首支“水上PTU”,同步开展动态分析研判,形成水、陆、空、网全覆盖的环温查控圈。

坚持以点带面

构建防控新格局

今年11月,鹿城区鞋都某工业区附近发现有人持管制刀具向仰义方向走,要求前往处置。三大队PTU巡组接到指令后,3分钟内就到达现场进行处置。为确保现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巡组民警在车长的指挥下,通过警械装备迅速将其制服。

为守护平安,温州公安整合机关、特警、交警、派出所、辅警等力量,在重点部位合理布建47个街面警务站、223个“警灯岗亭”和4659个治安岗亭,构建以“在岗在线在街面”标准巡逻单元为重点的“大巡防体系”。

全力打造现代创新“技防”警务,布局“全域覆盖、圈层防护、要素管控”的立体化、智能化的城市安全综合感知体系,打造全省首个治安在线防控中心,拓展建设市、县、所三级防控功能区,全市已建各类感知点位超30万个,全面优化、提升全市公共安全综合感知体系,打造全市公安机关感知“一张网”,实现圈、层、点、线、面全覆盖,有效支撑平安建设、基层治理等诸多场景。

此外,针对工程运输车这一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难点和痛点,温州公安交通管理局还在全省率先打造“工程车智控系统”,实现工程车“全区域、全维度、全时段”精密管控。自运行以来,系统已将1.5万多辆车辆、2.6万多名驾驶员纳入智控监管,在工程车数量增加1倍多、行驶里程数增长4倍的情况下,日均隐患预警数由2.2万余次下降到600余次,2021年全市涉工程车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39.75%,2022年上半年同比再下降57.14%。

坚持枫桥经验

夯实基层新根基

构建温州首创、全省推广的“枫桥指数”评估标准体系,培育形成以“党建引领、民意主导、平安筑巢、共建共享”为理念的瓯海娄桥所,以“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山区警务”为主题的平阳山门派出所,创新实施“数字、联勤、共享、月光”四大警务模式的龙湾永兴所等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品牌,并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打造“平安乐巡”“海霞妈妈”等全国知名品牌队伍。

其中鹿城区公安分局自主创新、全市推广的“平安乐巡”模式,打造集巡逻任务抢单、积分制激励、在线指挥调度等功能的“平安乐巡”APP,组建20万人参与的“乐巡联盟”队伍,创建常规日巡逻路线300余条、护校岗任务320条,日均巡逻达2600人次。激活民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内在基因,使基层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真正回归自治状态,真正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可持续和长效化问题。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平安社会组织226个,平安志愿者队伍1060支,聘任警务助理14085名,累计发挥“六大员”作用41万人次。

坚持数字赋能

激活治理新动力

“刷脸即可出入小区、高空抛物及时被抓拍、家门口就能办事……”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凤凰城小区住户王先生对自己所住的小区建成“智安小区”后赞不绝口,不停向大家推荐,称其为家门口的平安“篱笆”。

“智安小区”“智安单位”是温州智能化防控体系建设典型代表。目前全市建成“智安小区”2465个,打造全省首个市一级“智安小区”模块,研发浙里办、微信、支付宝、PC端“物业助手”,推动住户精准自主登记,925个小区实现“零发案”,可防性案件连续三年大幅下降。建成“智安单位”1567个,全面推广“智慧内保”模块应用,结合数字化改革引入可信身份码,研发“智慧护学岗”“智安校园”“保安在线管理”和“访客管理”等场景应用,全市2838家校园实现“一校一码”全覆盖。

坚持为民导向

打造服务新生态

因为西瓜贩卖产生货款纠纷,双方争执3个月仍无结果。近日,在温州菜篮子市场“亲警驿站”内,一场由民警、律师组成的特殊调解正在进行,2个小时后,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亲警驿站”是依托“幸福里·共享社”平台和现有的警务室、联勤警务站等警民服务点,聚焦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探索培育打造了具有警民沟通、安防宣教、形象展示和便民服务功能的新型警民关系建设阵地,打造警民和谐关系共建共治共享新场景,全面展示新时代温州公安队伍新形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温州公安还持续深化“一窗通办”、网上办事,全市270个窗口已办理各类公安业务111.5万件,网上办理公安业务141.7万件;办理驾驶证及机动车业务2000余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