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浩荡东风,我们迎来了第四个温州民营企业家节。
自2019年首届民营企业家节设立以来,温州以民营企业家节为切入点,以政府“有形之手”,积极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倾听诉求为企解难题、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中推陈出新、努力探索,助力广大民营企业家迈向“更新、更优、更大、更强”的良性发展轨道,为温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护航发展的主力军,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市公安局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亲”警务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亲清新型警商关系、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等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和企业家获得感、满意度。
NO.1
高度重视
严密组织推进
围绕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副市长、公安局长毛伟平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听取汇报、专题研究,并作出具体批示指示。在持续抓好市公安局服务和保障“两个健康”60条基础上,先后制定构建亲清警企关系十大行动、助企纾困护航发展十项措施、疫情防控期间100条便民利企服务举措等多个专项文件,扎实开展打击侵企经济犯罪专项行动、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建设、涉企“挂案”大清理大化解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研究制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亲清新型警企关系十大行动》,对建立“11087”为企警务服务中心、打造可视化涉企柔性执法监督平台、健全“温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各项服务举措落地见效。
NO.2
全力保障
企业合法权益
严打涉企侵权犯罪。完善侵害企业及企业家案件快速查办机制,扎实开展“护航”“昆仑”“剑锋”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70余起;查处5类重点涉企案件12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3900多万元;精准打击涉企电信网络诈骗,劝阻160余家企业遭受诈骗,避免损失2300余万元。
深化柔性执法模式。严格执行重大涉企敏感案件报告、企业轻微违规“首次不罚”和涉企刑事案件慎用强制措施等制度,合理合法扩充免罚事项,打造涉企“柔性执法”3.0版。今年以来,对290余起涉企轻微违规行为实施“首次不罚”。
规范执法监管行为。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和信用信息的应用,协调多警种有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重点领域监管、跨部门联合抽查,推进加油、危爆品购买等涉企业务的在线管控,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今年共开展掌上执法检查9000余次,有效避免对企业的“多头管”“重复管”。
NO.3
全面提升
政务服务质效
做优线上办事体验。大力推进“可信身份认证”“一窗通办”“一件事”“跨省通办”等系列创新举措,健全完善涉企服务应急通道机制,不断优化涉企办事流程,“11087”为企服务中心为企网上办件超77万。
做细民警上门服务。深化“警务专员”服务制和重点工程护航警长制,依托警务专员大走访综合平台,实现涉企问题常态化收集、流转、解决、反馈、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组织2555名警务专员走访服务企业9600家(次),收集办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政务职能审批服务等问题407个,确保278个省市重点工程无障碍推进。
做精惠企利企政策。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行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便利企业开办经营。出台《温州市户口迁入规定》,进一步放宽市区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县市落户门槛,推广“浙里新居民”运用和流动人口新型居住证制度,推动出台更多普惠性政策,帮助外来就业人员享受“同城待遇”。施移民事务“筑巢引凤”亲商1号计划,推行企业紧急出入境“白名单”便利化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出境拓市需求。
下步,温州公安将积极探索“元宇宙”场景技术应用,全力推进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迭代“浙里新市民”应用,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同时持续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深化涉企柔性执法工作,大力推行公安监管领域数字化改革,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同治理格局,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