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以“传承接力、续写创新史”为主题的2021“温州民营企业家节”昨天在三垟湿地公园榕园开幕。我市民营经济管理者、经营者、生产者代表相聚一堂,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向着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的新征程踏浪前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小涛等领导出席并讲话。
今年是温州第三个民营企业家节。近3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聚焦优质服务、政策帮扶、法治保障、代际传承,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0万户、企业占比超过30%,温州入选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首批创建城市。
作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市公安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为遵循,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亲清新型警商关系、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等工作,进一步服务和保障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全力助推温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以“需求”为导向高标谋划严密组织推进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罗杰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听取汇报、专题研究,并多次就服务和保障“两个健康”作出具体批示指示。年初在全市公安局长会议部署深化“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后,市局相关分管领导召集各职能部门认真研究、精心谋划,结合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和省厅最新有关要求,在持续抓好市局服务和保障“两个健康”60条(209项举措)基础上,先后制定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方案、企业精力减负“10条”、服务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十大重点项目等多个专项文件,扎实开展“护航2021”打击侵害企业利益经济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建设、深化涉企“挂案”大清理大化解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特别是市“两个健康”创建领导小组印发《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2021年工作要点》《“两个健康”2021版新清单》后,市局积极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做法,研究制定了《服务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十大重点项目》,对建成“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打造涉企“柔性执法”2.0版、创新升级集成化公安政务服务、构建警企“反诈联盟”、打造移民服务“温州样板”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攻坚方向和重要支撑,同时,将“两个健康”系列文件落实和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确保各项服务举措落地见效。中央政法委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媒、省媒赴温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题采访活动,专门集中宣传温州公安十大重点项目等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工作。
以“民意”为标准提升公安服务企业质效
做优线上办事体验
大力推进“可信身份证”“一窗通办”“一件事”“跨省通办”等系列创新举措,健全完善涉企服务应急通道机制,不断优化涉企办事流程,全市通过“温警在线”“温州安居”等网上办事渠道办理各类公安业务131.2万件,通过政务服务2.0“通办窗口”受理44.1万件,有效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做细民警上门服务
结合“我为企业解难题”专题实践活动,深化“警务专员”服务制和重点工程护航警长制,依托三服务“小管家”“帮企云”等平台,实现涉企问题常态化收集、流转、解决、反馈、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组织2555名警务专员走访服务企业6171家(次),收集办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政务职能审批服务等问题302个(类),确保87个省级重点工程无障碍推进。
做精惠企利企政策
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行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便利企业开办经营。落实移民出入境和户口迁移新政,高起点推进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建设,为在温外国人提供签证永居、法律咨询、公证证明等“一站式”服务,为重点企业和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通道”。今年,深入企业开展了89场“助企双引”宣讲活动,帮助企事业单位引进和留住更多的外籍人才。
以“效果”为落脚点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严打涉企侵权犯罪
完善侵害企业及企业家案件快速查办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黑恶犯罪打击,破获各类侵害企业权益的地霸、行霸、市霸恶势力团伙14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14人。扎实开展“护航2021”“剑锋3号”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8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49人、涉案金额4700余万元,查处涉企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5类重点涉企案件158起、打击处理197人、挽回经济损失7107万元。
深化柔性执法模式
严格执行重大涉企敏感案件报告、企业轻微违规“首次不罚”和涉企刑事案件慎用强制措施等制度,合理合法扩充免罚事项,打造涉企“柔性执法”2.0版。今年以来,对348起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次不罚”。在涉企挂案大化解大清理专项行动中,清理率达到100%。涉企柔性执法“首次不罚”举措还获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
规范执法监管行为
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和信用信息的应用,协调多警种有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重点领域监管、跨部门联合抽查,推进加油、危爆品购买等涉企业务的在线管控,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今年共开展掌上执法检查3987次,其中“双随机”抽查965次,信用规则应用率达97.44%,有效避免了对企业的重复、多头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