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的小警车防诈骗贴纸贴完了。”6 月17 日,魏孝雷收到一家奶茶店发来的信息。当天下午,室外温度达37℃,但他立即赶去为店铺“补货”。
“店铺经营最讲究时间成本,不仅‘贴纸’要方便使用,‘补货’更要及时到位,决不能让‘爱心’着凉。”魏孝雷说。
作为梧田派出所社区民警,魏孝雷按照“适销对路”的营销策略,用心打理着60 多个微信“网店”,与52 家“店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8 支平安联盟队伍,服务辖区近5 万居民,将龙霞社区警务室建成“网红店”。
从理发店得到启发
2019 年6 月,龙霞社区警务室经过半年多装修,在繁华的月乐西街上“营业”,但好多天都没有居民前来。“走出去”,魏孝雷带着队员来到街上“摆摊”宣传。可半天下来,只接待了10来位居民,倒是边上的理发店客人不断,像约好了一样。
“我也是新搬来的,都是在微信上约好的老顾客。”听了理发店林先生的话,魏孝雷便前往广告店制作了100 份警民联系牌,上面不仅印上警务室地址,还有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微信二维码。
半个月内,魏孝雷走遍辖区26 个新老小区。“我们是老小区,群里人多事多。”在走访某小区时,业委会主任劝魏孝雷加自己微信就可以。但他坚持加入所有小区业主群,还建立了7 条商业街上600 多家店铺的微信群。“微信打开来,‘嘟嘟嘟’都要1 分钟。”
看着魏孝雷回家了还要工作,妻子很心疼,“晚上群里最活跃,这时候发宣传提醒,看的人多。”魏孝雷向妻子解释原因。
“能帮忙吗?有位顾客扫码付钱没成功,我们骑车出去找了一圈都没找到。”2019 年8 月29 日晚上,童装店陈女士发来了信息。第二天,魏孝雷便沿街查看监控,帮助陈女士取回了450 元。“网店”上线以来,魏孝雷已接待了500 多人次。“今年2 月,因为疫情,我在老家出不来,魏警官主动帮我管理租户,还在元宵节给租户们送去了汤圆。”说起魏孝雷,龙霞公寓房东老陈竖起了大拇指。
52 家店铺“加盟”
有了“网店”的客源,要找魏孝雷咨询办事的居民多了许多,特别是证照办理类问题。为此,魏孝雷邀请户籍民警开起了抖音,结合“温警在线”小程序,将办理流程制成8 个小视频,方便居民查询。
随着“单量”的增多,魏孝雷邀请了10 名全科网格员、乡情调解员、民商专业律师入驻,定期到警务室提供“一站式”服务。他还协调购置了小警服、投影仪等设备,在警务室建起“小警察体验营”和“平安电影院”。“穿上小警服,跟着魏警官到公园放电影, 表演‘ 温州话防诈三句半’, 非常有意义。”
瓯海实验小学家长吴女士带着孩子参加了3 次活动。“每个家长都有亲友群,由他们转发,效果肯定好。”魏孝雷制作了聘书和徽章,邀请孩子们长期担任“学生警务助理”,带动90 多位家长加入他的“网店”。今年4 月12 日,家长程女士就帮助同事防止了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
2020 年,龙霞社区警务室获评全市首批十大样板警务室。“通过‘网店’宣传,发案势头得到遏制,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魏孝雷还在想办法。“近期,警务室想组织给小区志愿者送温暖,有哪些店铺愿意提供优惠吗?”今年2 月12日,魏孝雷在“网店”发了这条信息。“我们店可以赠送一杯奶茶,我们店全场衣服2 折……”20 多家店铺纷纷接龙。
魏孝雷结合防诈骗贴纸,专门制作了“爱心小警车”优惠卡,发到每位志愿者的手上。“龙霞社区爱心商铺联盟”也随之成立,52家店铺主动“加盟”,成为警务室平安宣传的“门店”,帮助将贴纸张贴在奶茶杯、服装袋等商品包装上。
今年3 月2 日,居民娄先生在温州国际汽车城买了一辆二手车,却被朋友怀疑是事故车。几天后,他就带着朋友到车行理论,还发生了冲突。司法调解员、车行协会警务助理和民警很快赶到,化解了双方矛盾。
“‘网店’运行以来,已解答群众咨询、求助等700 多起,加强了警民互动,也给社区民警减轻了负担。”梧田派出所所长郑巨峰说,已将龙霞社区警务室的做法在全所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