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落下帷幕。春运期间,全市公安机关紧盯“五个严防,四个确保”工作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科学安排勤务,强化交通安保,为市民平安出行和欢度春节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期间,全市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35.14%,道路状况总体平稳。
今年春运从1月17日正式启动,到2月25日结束,一共40天。今年春运面临疫情防控不确定、补偿式探亲需求增加等新特点,为做好春运安保工作,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召开会议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副市长、公安局长毛伟平多次督导检查春运安保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全力应对春运期间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源头治理
管宣结合保道路安全
“各位司机朋友在驾驶汽车时要自觉系上安全带…”这是交警在某客运企业的交通安全提醒,这样的对话也贯穿了整个春运。
春运期间,全市公安交警从源头上对各类交通违法开展有效预防,并会同多部门开展了“两客一危一货”道路运输企业、客货运场站走访、排查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职责。期间,温州公安交警组织民警进企业加强车辆行车安全警示教育,并制作《致驾驶员人朋友的一封信》,提升驾驶员的遵纪守法意识,累计开展活动567次。
为进一步保障春运出行安全,根据《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点段)及严重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部署,全市公安交警对客流集中道路进行全面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累计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09起。同时,组织开展以“禁酒驾”为重点的交通违法整治行动,春节期间每天安排警力上路开展酒驾查处,期间,查处酒驾违法行为 1150起,其中醉驾409起。
“除了每天安排警力查处酒驾等交通违法外,我们还联系了一些企业,制作了‘拒绝酒驾,安全出行’的宣传提示单,粘贴或放置在全市各大酒店、KTV、停车场等场所明显位置,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提示内容后,能够及时悬崖勒马”,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针对老年、儿童群体安全意识较差情况,全市公安交警还专门针对两类群体组织了系列宣传活动,如学生放假前组织民警进课堂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课,组织民警到农村文化大礼堂,组织电影下乡等方式,将老年人群体聚拢集中开展宣传提示。春运期间,涉及老人、小孩群体的交通事故亡人率同比下降39.29%。
做好“加减二法”
精准举措强化高速管控
2022年春运,温州高速公路车流总量突破1100万辆次,同比上升44.92%。温州高速交警牢固树立“群众过节,警察站岗”的理念,在24小时全天候动态巡逻的基础上,主动提升等级勤务,全面加强护航力量,共出动警力5215人次、警车2846次,设立春运宣传服务点7个。
针对辖区三都岭隧道“瓶颈”拥堵、仰义至花岩头“西进”返乡等重点路段,温州高速交警精准采取远端引流、中端控流、间断放行、临时开放应急车道等措施,最大限度缓解通行压力。在11处重点路段平均流量同比上升7.76%的情况下,紧盯重点车辆、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全力做好“防事故、保畅通”工作,在万全、永嘉、乐清等大型枢纽累计组织9次引流,确保人民群众平安顺利出行。同时创新实施收费站片警制——通过民警和收费站之间建立“一人一站”全权负责的联络员制度,对入口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宣传教育等工作,推动落实“四查两宣”机制。春运期间,全市各高速“入口”共检重点车辆8510辆、劝阻隐患车3404辆,有力夯实“控大”基础。
科技融合
数字化改革服务民生
“路口的蓝色电动自行车车主,请您自觉戴上安全头盔;斑马线上的行人请再多等几秒,现在还是红灯……”,这是市公安局交管局二大队交警在指挥室通过手机喊话方式对辖区路口发现的交通违法进行语音提醒。
推行“铁骑路口喊话”和“路口喇叭喊话”柔性举措,及时发现各类轻微违法并及时予以制止。除了发现轻微违法外,电子警察巡控发现的各类事故也不少,通过先期发现事故,既快速解决了事故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也降低了次生事故发生的概率。春运期间,全市累计发出提醒1.2万次,发现各类交通事故931起,在护航道路畅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交警大数据平台,综合近三年交通警情数据、互联网数据和气象数据,并结合今年疫情防控政策、烟花爆竹“双禁”规定和春节市内游、郊区游、农村游特点,对热点、堵点进行研判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前安排警力执勤点、分流疏导点,科学部署警力。
针对春运期间天气多变的情况,还专门到市气象局对接工作,并初步达成了气象数据与交通出行的大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接连遭遇寒潮天气期间,交管部门正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在一些重点路段点位提前部署警力,有效确保了整体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您好,欢迎进入温州交警AI小助手……”,市民小王在春节期间因为车辆年审问题求助了“AI小助手”。很快,“AI小助手”根据小王的问题整理出了两套方案,小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温州交警AI小助手于2019年上线,通过立足“场景化”“一件事”协同应用,围绕人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等特点,推进AI小助手的适老化改造、数字化预防、指尖“零次跑”三大改革任务落地,目前已是2.0版本。截至目前,小助手与群众有效交互破千万次,应答准确率达95%,有效降低了交管咨询类警情量,同比降幅达到18.7%。有效助力破解群众咨询、办事“排长队、跑断腿”的现实难题。
“三能”涌现
警民鱼水温暖回家路
“感谢大康警官,帮我们解决了小区的微循环,这个春节再也不用担心车子停放了”,市民小陈代表社区来到了位于牛岭社区交警工作站,对辖区交警这一年来解决社区停车问题表示感谢。
这是新推出的“社区交警”模式。“推广‘社区交警’工作模式,也是为了提升一线交警‘安全防控、秩序治理、便民服务’三大现代交管核心警务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服务”,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社区交警”工作模式已于春运前正式实施,并在春运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我们激动地见证了斑马线的诞生,看到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在通过这里时大部分都会减速让行,以后我们上学放学更安全了。”南浦小学的学生边说边鼓掌。
这是市公安局交管局二大队响应学校呼声,而特地设置的一条黄白相间的斑马线,辖区交警负责对接,“当收到学校的建议后,我实地进行了考察,觉得非常有必要,于是就对接上级部门,并建议采用黄白相间的斑马线。因为它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增强了过往车辆礼让行人的交通警示性,在校园周边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也是“社区交警”模式推广带来的变化。
在春运期间,全市公安交警守牢各个道路卡口,守护各大交通要道。
高速交警黄兆挺和刘鹏在春节大流量时段一路狂飙护送高烧幼童就医;钟永利飞身翻越高速中央护栏,救助突发疾病的驾驶员;张红斌驾车60公里,护送被遗落的乘客追上大客车。泰顺交警李祖腾用铁锹,为急救病人打通了4公里“生命通道”...他们的举动温暖了春运平安路。